-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:
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?
更新时间:2020-12-08 09:38:35

外耳道炎通常是指弥漫性外耳道炎,而局限性外耳道炎称为外耳道疖。外耳道炎为细菌、真菌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外耳道皮肤、皮下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。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。急性者以浸润性炎症为主,慢性者以脱屑为主。有真菌感染者又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。
病因
主要致病原因可能是:
(1)挖耳,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引起感染;
(2)洗澡游泳时外耳道进水,外耳道皮肤被浸泡破坏了角质层,导致微生物环境改变抵抗力下降;
(3)空气湿度大,气温高,影响腺体的分泌,降低了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;
(4)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;
(5)身体抵抗力下降,如慢性肾病、糖尿病等。
临床表现
1、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
(1)疼痛: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,随病情发展,耳内胀痛,疼痛加剧,甚至坐卧不宁,咀嚼或说话时加重。
(2)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,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,并逐渐增多,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,逐渐变稠成脓性。
2、慢性外耳道炎
慢性外耳道炎常使患者感耳痒不适,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。如由于游泳、洗澡水进入外耳道,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,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。
治疗
1、清洁外耳道,保证局部清洁、干燥和引流通畅,保持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。
2、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,选择敏感的抗生素。
3、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时,局部选择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治疗,注意不要用有耳毒性的药物和接触过敏的药物。
4、外耳道红肿时,局部敷用鱼石脂甘油纱条,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。如外耳道严重红肿影响引流,可向外耳道内放一引流条,滴药后使药液沿引流条流人外耳道深处。
5、严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,耳痛剧烈者给镇痛药和镇静剂。
6、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洁,局部用酸化的干燥的药物,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。
预防
1、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。
2、避免在脏水中游泳。
3、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内。
- 银龄欢歌庆五一|杭州天目山医院康复科文艺汇演精彩落幕
- 重磅!6月21 - 23日,省立同德/邵逸夫/杭一医三大名院耳鼻喉权威专家天目山会诊,速约!
- 【家门口看上海三甲名医】上海瑞金医院耳鼻喉权威陈学明教授6.28-29莅临会诊,仅2天!速约!
- 初心向党绽芳华 | 天目山医院康复科成功举办庆“七一”文艺汇演
- 【暑期青少年儿童专家特需门诊】杭州天目山医院耳鼻喉科7月特邀京沪浙三甲名院名医会诊信息
- @所有家长,杭州天目山耳鼻喉科2025暑期儿童青少年耳鼻喉特需专家门诊开通
- 【健康暑期·名医助力】7月5日-6日特邀上海同济医院葛荣明教授-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!
- 【重磅通知】7月25日-26日,原上海五官科医院(全国耳鼻喉TOP1)权威专家徐林根教授亲临杭州,限号会诊速约!